于2012年面世的杜比全景声技术(Dolby Atmos),起初主要应用于电影院和家庭影院,它提供了比立体声更丰富的听觉体验,跟传统的5.1和7.1声道配置不同,让声音工程师可以通过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音响来混音,把声音带到听众的面前、两侧、背后甚至头顶。
将音乐做成三维的声响,围绕在你的周围,这个概念听起来并不新鲜,因为毕竟人们去看演出、观赏音乐会时,总是被三维的声音包裹着;人们每天的生活里,也都被四面八方传来的无数声响包围,这样的声音场景对人们来说不陌生。
然而将三维的声音体验,带入民用影音娱乐,是近十年才发生的事。而全景声音乐,更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新事物。
听上去并不是多么难实现的事,为何人类听觉体验的技术发展如此缓慢?杜比全景声究竟有何奥妙?它对音乐做了怎样的改变?
让我们一起走进杜比全景声认证混录音工作室,一探究竟。
优创合影是4K/8K超高清内容生产制作中心
拥有华南地区首个杜比全景声混录棚
并获杜比全景声家庭娱乐版HE认证
优创合影杜比全景声混录棚
杜比全景声是一个3D——三维立体的声音。以前的声音只是左声道跟右声道之分,就是立体声,但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声音频率上的竞争,我们叫“打架”。
声道就是一条高速公路,它就这么宽,一个音箱里面的声音就像一条线,并没有很宽。有一些乐器,比如贝斯、地鼓,它们的频段很接近,像两辆车在一条高速公路上行驶,必须要有一个人做让步,挪开一点,在声音上就是做一个切割,要么贝斯切一点,要么地鼓切一点,但凡是切了一个声音,它必定会有损耗,音质就没有那么好了。
后来的5.0或者5.1以上声道的技术,是因为有了5个音箱,声音就从一条线,变成了一个面,有些声音可以通过放外面一点点、变宽一点点来避让,多了一个操作避让的方式,但是它听起来还是一个面的,出来的声音是跟我们的头部齐平的。而全景声加上了天空音响,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空间。
在做新的全景声音乐时,混音使用到的音响比以前多了,但工作量反而更低,因为我们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平衡音乐中不同声音之间的竞争,更注重声音的位置、声音设计,这是之前没有的。通过发送技术,把声音或效果音发送到不同的方位,可以实现声音在空间的自由活动。
之前做EQ调节,也就是均衡调节,去解决频段冲突,例如地鼓和贝斯之类频段接近的乐器声音,解决频段冲突的方法,对各个音轨里的声音做均衡调节,其中的关键并不是你的耳朵如何去判断,而是你想如何给这些音轨分配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
所以在动手之前,考虑这个音轨应该突出哪一段频率,是超低还是高频?另一个音轨又担任怎样的任务?是否要突出中频?做完这样的规划后,就可以开始调节均衡了。调节均衡的原理很简单——削弱或切去不要的频段,突出要强调的频段即可,需要注意音轨间相互的关系。
而全景声在空间摆位的同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在声音方位上去做避让,拉高一点、拉低一点,至少不会有音质上面的损耗,出来的声音会更加地保真,我们听到的细节会更加丰富。
从艺术上解释,比如鼓组是一个全频段的乐器,编曲要考虑频段的分配,考虑哪些乐器是放在哪些位置。杜比全景声主要突出的还是方位上面的变化。
我们在前期策划歌曲的时候,就要考虑哪些声音应该从头顶过来,哪些声音是从后面过来,比如说主唱一般是放在中间,一些和声有可能是放在后面或头顶,有一个打开的声场,这是艺术的设计。思维已经是不一样了,以前只会说人声在中间伴唱在左右,它没有前后、上下的概念,所以我们在编曲上的整个理念也已经变了。
杜比全景声的混音标准是什么?依据什么来安排声音的空间布置?
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混音时有一个设计的理念,是我们以什么视角来听,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像是坐在台下听舞台上的音乐会,也可以是把混响效果放在身后,让你感觉好像置身一个大的剧场里面,也可能是一个Livehouse等等,这是以观众的角度去设计的。
还有一个角度是乐手,比如我是个小提琴手,我们在混音的时候,要考虑乐器的摆位、其他乐手的位置。以前的混音不怎么考虑这个问题,大部分只讲究左右声道,乐器在旁边,人声在中间,没有更多的选择。
以前立体声做声音的远近,只能通过频率和音量大小的调整去体现,现在通过可视化的混音,可以调整声音的纵深远近。
优创的全景声业务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服务于消费娱乐场景,比如车载空间、音乐现场、线上娱乐影像等;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全景声技术做更多的公共服务。
汽车是全景声最佳的观赏场景之一,汽车行业都在往3D音频上发展。最近,优创在为国产汽车品牌做车载全景声的宣传片,也为车主提供不同主题的全景声音频内容。
目前,国内杜比全景声不算普及,杜比混音棚数量很少,主要应用在影视制作和视频平台;在音乐领域,以服务头部音乐人为主,普通音乐人较少有机会接触到全景声。优创会联合国内一些音乐公司、厂牌,文化单位联合打造音乐现场, 用8K+VR+杜比全景声的形式提供更丰富的音乐体验;同时,我们也会做一些混音升级,旧的工程文件或者音乐现场,都可以通过杜比全景声混音重塑作品的现场感。
有了杜比全景声技术的赋能,我们可以服务更多人群和场景。
对于视障人士来说,他只能通过声音去探索世界,他们会面临很多困难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和盲人学校合作,为视障学生开发杜比全景声的教学配套。一方面通过录制、制作不同的场景声音,把世界从远方带到他们身边;比如,我们用声音模拟一片森林、北京的中轴线、伦敦的火车站,引领他们置身其中感受大千世界。
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帮助他们做生活场景实训,比如过马路。马路是什么样的氛围,如果是直接让他去,就比较危险,我们就先做一个有马路声音现场,让他们感受汽车、自行车、摩托车与他们的距离和关系;如何通过识别斑马线的提醒声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动,什么时候不可以动,充分利用杜比全景声做一个现实生活的场景预演。
另外,我们跟苹果公司和B站合作了一个叫“三声万物”的口技项目,口技大师方浩然通过声音去模拟一个有生命力的自然场景,我们用杜比全景声的氛围把它还原出来,同时配合剪纸的创意画面呈现,这个项目当时在Apple Music的空间音频版块置顶了很长时间。
优创在做创意内容和服务的时候,很注重技术叠加产生的化学反应。杜比全景声不仅在大众娱乐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我们认为它与传统文化、传统技能的配合,可以释放更大的音乐能量和魅力。
对于普通的音乐人,如何实现杜比全景声的制作?做杜比全景声混音会很贵吗?
全景声其实主要是通过后期混音实现,但也可以在前期录音就在杜比全景声的环境下录制,需要使用到杜比全景声的麦克风,麦的摆放、声音采集点的设置也会讲究一些。
如果没有做全景声的录制,在后期混成全景声也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后期工作会繁琐一些,需要充分尊重创作者的前提下,与音乐人沟通混音效果,并参考一些全景声音乐reference(参考案例)进行混音工作。对于混音师的专业度也有很高的要求。
采用传统分轨录制,后期混成杜比全景声,其实大部分音乐人都能负担得起,流程跟普通的录制混音是一样的。价格上不会贵太多,虽然很多音乐人自己也会混音,但杜比全景声混音对设备和软件都有要求,音乐人无法完成,要依靠专业的杜比全景声混音师。
另外杜比全景声混音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的东西。
有些音乐人和厂牌有顾虑,这还是行业普及的问题。前两年我们甚至免费做杜比全景声混音,都会有人抗拒。除了不了解之外,一些传统版权公司、制作公司在成本上、商业价值上考虑,也没有很快做新旧作品的全景声混音。
其实对新生代艺人来说,做杜比全景声音乐符合音乐市场的趋势,在当下也是一个不错的宣传点。
《纽约时报》关于杜比全景声的报道提到一个混音师的观点,认为杜比全景声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对全景声音乐混音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你怎么看?
首先工作量上,做EQ时变得轻松了,而且我们能听到更多的细节。我们听歌曲就好像一个魔术师在看别的魔术师表演,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去拆解他的整个作品。杜比全景声让我们听到更多的细节,更加完整的一个作品,体现出来的内容跟思想会更多。立体声是没办法达到这个程度的。汉斯·季默为《星际穿越》做了一个杜比全景声的配乐,听了杜比全景声之后,我再也回不去立体声了。因为立体声体现出来的空间氛围已经是不完整了。现在这个技术已经可以实现民用级别,所以是否使用全景声只是一个习惯问题。未来一定会向空间音频发展。从长远来看,是为了服务于未来元宇宙的应用场景,音乐只是其中一个版块而已。
杜比全景声以前发展不起来,是因为平台和终端不完善,你不知道去哪里听;知道哪里听之后,要买很贵的解码设备。过去,听的终端其实是一个问题来的,现在已经解决了。苹果的HomePod,有两个以上就可以形成杜比全景声,它可以通过墙面的一些反射形成空间的感觉。平板iPad或者是iPhone,都搭载了空间音频的技术,通过耳机里面的陀螺仪,跟踪头部,同步各个方向的声音。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购买相对平价的耳机产品,就实现全景声的音乐体验。很多国产品牌比如华为、OPPO或者是小米的系统和耳机也都支持了空间音频技术。一些国内声音技术公司也开始逐步研发推出自己的空间音频技术。未来一定会向空间音频发展。从长远来看,是为了服务于未来元宇宙的应用场景,音乐只是其中一个版块而已。
《纽约时报》近期发表题为《Dolby Atmos Wants You to Listen Up. (And Down. And Sideways.)》(杜比全景声想让你从上面听(以及从下面听,以及从侧面听))的专题文章,标题直白点出全景声的空间感特点。这篇文章以从业超过30年的资深制作人、声音工程师Brad Wood的个人经历入手。Brad Wood手头的生意日渐萎缩,忽然杜比全景声音乐流行起来,这两年他忙于为新旧专辑做杜比全景声混音,成千上万的声音工程师,都开始受惠于这项新技术。
录音工业从单声道发展到立体声,后来在70年代开始推广四声道,再到90年代发展出5.1声道环绕声,但后期这些技术的推广都收效甚微,杜比实验室的副总裁John Couling直言,过去的那些声音其实基本上是一个模式的声音,而全景声才是彻头彻尾的全新体验,人们可以更清晰地听到不同声音互不干扰、独立地交织在一起,为声音制造了三维空间后,听觉感受就有了纵深,也更清晰。
而Apple Music率先大力推广杜比全景声音乐,它的副总裁Oliver Schusser表示,全景声技术又重新赋予音乐以音频质量的宝贵价值,因为流媒体时代,人们基本不再注重音乐的音频质量,而现在,声音工程师的混录技艺将被珍视。
除Apple Music之外,亚马逊音乐、Tidal、QQ音乐是目前全球15个提供杜比全景声音乐的流媒体平台代表。其中QQ音乐是中国首家支持杜比全景声的音乐平台。
知名音乐制作人Nile Rodgers说,全景声对于他,更像是音乐人视角的听觉体验,因为平时录制专辑,音乐人总被身边的乐队成员环绕着,所有人都被音乐笼罩,“沐浴”其中。现在的全景声体验,把音乐人“拉”到了听众身边。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沉浸式全景声技术持赞扬态度,Prince的御用声音工程师Susan Rogers,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声学家,在受邀到杜比实验室总部体验Prince歌曲《When Doves Cry》的全景声升级版后,产生了复杂感受,她不确定这是对音乐的“提升”。Susan Rogers从人类进化与生物学层面分析,觉得来自后方和头顶的声音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和焦虑;而当音源更趋多元,不同的声音彼此独立也更加清晰时,人们会产生不知该集中注意哪个声音的困惑。这正是《When Doves Cry》全景声升级版带给她的体验,很难以一个声音的整体去聆听欣赏,不同的细节产生了注意力的分散和干扰,但她也表示,或许听久了她慢慢会习惯这样的音乐。不同平台对杜比全景声音乐的态度也不一。
Apple Music想用杜比全景声将自己与其它流媒体平台区隔开来,因此大力推广空间音频内容;而Spotify向来都不在意音频的解析度和其它高级音质技术。
Apple Music副总裁Oliver Schusser乐观预估,虽然人们不可能百分百第一时间接受全景声,但当所有人知道这种声音的不同之后,大多数人还是会爱上它的。而音乐人群体对全景声升级抱有复杂的情绪。Elton John、Queen和The Beatles都已发布了全景声混音升级的作品。流行和嘻哈艺人是最快接受新歌新专辑采用杜比全景声混音的群体,而摇滚老炮则稍有排斥,但The Doors、Pink Floyd、The Beach Boys也都在拥抱全景声,陆续上架全景声升级版专辑。天后Alicia Keys在今年春天完成了自己8张专辑的全景声混音升级,她感慨:工程师们完全重新呈现了每个音符、每个乐器、每个人声,听起来就像是你从没听到过这些作品一样。
而文章最开始的资深混音师Brad Wood说,全景声混音的音乐效果质量也一定是良莠不齐,但最终目的是让声音听起来像是听众坐在这些正在演奏的音乐人中间;混音是一项主观的工作,怎么混也要取决于音乐本身。5.1和7.1环绕声推广失败,是因为这些技术对听众终端的高要求,要配备高级的音响系统才能实现,而杜比全景声走了一条平民路线,支持杜比全景声的耳机和音箱定价更亲民。格莱美得奖混音师Emily Lazar称,让全景声收听设备更便携,定价更普适,且让不同设备的聆听体验更稳定统一,这是杜比全景声下一步推进的关键。
汽车显然是杜比全景声的热门应用场景,杜比和苹果都将大力迈进车载全景声市场。